Friday, August 06, 2004

我爸 My Father

回想自己的性格,爸爸的影響無可否認是最大最深的。認識我又認識爸爸的人,無一不會不說我跟爸爸很相似。我既喜歡也不喜歡,因為爸爸有我引以為傲之處,卻亦有我用來警戒自己之處,好的相似當然沒所謂,不好的可不要扯上。

其實對著爸爸,我真是又愛又恨,若他不是牧師,情況大概會好多吧。爸爸總有太多的人需要他關心,他似是一個大眾father,要照顧很多孩子。其實牧師相等於天主教的神父,可真是father 一個啊。教會這麼大的一個家,弟兄姊妹多的是,需要總不會停。我自少便常呷醋,說爸爸疼別人也不疼我們家,爸爸大概也很苦惱吧,他說這是上帝給他的工作,他應當如此行,我就常反駁說這家是上帝給他的家,疼我們也是他應當的。同樣的情形一直拉鋸,大概唯有到我能愛弟兄姊妹像爸爸愛他們般,才可能停下來。

早前跟短宣隊員有機會談及爸爸,分享自己作為牧師的女兒的感受。自己一直都很介意別人只看到我是李牧師的大女兒,卻看不見我是selina。教會裡,很多人都是先認識李牧師的女兒,然後才認識selina。所以我會刻意隱藏我是誰人女兒的身分,希望我能不只是別人的甚麼,希望人家認識的是我,但原來同時間,我也把我自己隱藏了。我想拋開牧師女兒的身分,想擁有我自己的一個「我就是我」的身分,可是當我要棄掉牧師女兒的身分時,那個已經不再是selina。以前 一直掙扎,想棄掉這身分,原因其實是我覺得我未能做好這身分所要的事。曾經我努力過去做一個別人心目中的模範牧師女兒,後來覺得做不來,便反過來要完全的棄掉這身分。事實呢,最在乎這身分的是我自己,最常記著我是牧師的女兒的是我自己。現在嘛,我只求找到一個平衡點,既接受現實,亦實現現實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

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

Hi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