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January 23, 2005

一個故事 a story

我想說一個故事︰

有一個人,長大於一個錢財豐厚的家庭,自少習慣了花錢。那人不懂事,常不解同學怎麼都不肯花錢買東西,總會說: "你買啦! 幹嘛不買呢?" 那人甚至乎會問: "你為甚麼不問你爸媽要錢?" 同學既羡慕他擁有的家財,又不肖他那副似是看不起別人的嘴臉,所以雖然常跟著他到處玩樂,卻都不享受跟他一起的時間。

但人嘛,總是會大、會懂事的。漸漸,那人發現跟他相處的人並不都很喜歡他,而且一起時也並不太開心。有一次,那人遇到一個身家比他更為豐厚的人,言談之間,兩個對車都很有興趣,不同的是,他說剛購了一輛某一型號的車,但對方卻是說購了一批甚麼車打算怎樣賺錢。對方問: "幹嘛不做大生意?" 但那人自知只能做小本生意,根本及不上對方。對方說: "叫你爸媽打本給你做生意嘛!" 那人心裡不是味兒。

終於,那人知道了,原來因為他不了解別人的狀況,又不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差異,所以跟以前的同學相處時,其他人總會被他無意地傷害了。那人決定好好善待他的同學,但是呢,同學們對他的態度還是那樣子,不拒絕也不悅。那人甚是苦惱,不明白為何自己的善意未能被同學們接納,大家的關係都沒有改善。

其實啊,即使那人會送東西給別人,請別人吃喝玩樂,言行間,別人的自尊心都受傷了,就算同學得到那人的錢,還是一樣傷了。那人要明白的,是大家彼此之間是富是窮,要相處得愉快不在於如何去填補之間的差異,而是明白差異,亦接受那差異,更甚的是,不讓那差異成為一道隙。

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後記︰下午跟Dorathy 喝咖啡閒聊時,說及自己一些境況時,忽想到自己某些情況會看不起人,彷如一個有錢人看不起窮人一樣,好聽一點,是不了解窮人的苦況。後來乘車回家,再多想,方發覺即使自己學會諒解別人,但勉強人家符合自己要求的程度,是強人所難,更是傷害別人。問題不但不會解決,反可能變得更嚴重。我所有的,當然不是錢財,若是的話呢.... 哈哈!! 感謝神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

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

Hits: